熱門搜索:
PLC1分16光分路器
光分路器設備封裝應經濟、堅固且結構緊湊,設備內部光纖應保證一定的盤纖半徑,保證盤繞的光纖不受損傷,所有器件應固定良好并可提供足夠的供管理、連接、安裝、維護、檢驗、測試用的空間。本標準主要定義下列五種封裝結構的光分路器,以適應不同的安裝設施和安裝環境,不同封裝光分路器的外形、尺寸應符合附錄A要求。光分路器封裝方式:名稱封裝方式 端口類型 適用范圍:盒式光分路器 盒式封裝 帶插頭尾纖型 桌面、托盤、光纜交接箱等。機架式光分路器 機架式封裝 適配器型 19英寸標準機架。微型光分路器 微型封裝 不帶插頭尾纖型。帶插頭尾纖型。光纜接頭盒、分光分纖盒等托盤式光分路器 托盤式封裝 適配器型 光纖配線架或光纜交接箱等插片式光分路器 插片式封裝 適配器型 光纖配線架、光纜交接箱、分光分纖盒等,配合插箱使用其他封裝形式的光分路器不做明確要求,可根據各地實際需要定制,所有性能指標參照本標準執行。適配器要求:光分路器的適配器應根據需要選擇SC、FC、LC等類型,為減小設備體積,節省安裝空間,光分路器可采用LC適配器。技術條件應分別符合YD/T 1272.3-2005(SC型)、YD/T。1272.4-2007(FC-UPC型、FC-APC型)、YD/T 1272.1-2003(LC型)等標準的相關規定。端面以UPC為主,APC端面適配器主要在承載模擬CATV信號時采用。6.3 引出尾纖要求:盒式光分路器的引出尾纖應采用Φ2mm光纜,微型光分路器的引出尾纖應采用Φ0.9mm。光纜或Φ0.25mm光纖。尾纖中的光纖應符合ITU-T G.657A標準。不帶插頭的Φ0.25mm光纖型光分路器,輸出端應采用8芯一組的光纖帶,光纖帶技術條件應符合YD/T 979-2009標準的相關規定,光纖帶色譜應按照YD/T 979-2009要求排列,具體見表2。分光比大于8的光分路器需要采用多組光纖帶,應在每組光纖帶尾部貼上標簽,區分每組光纖帶。表2 光纖帶色譜要求序號 1 2 3 4 5 6 7 8色譜 藍 橙綠棕灰白紅黑引出尾纖長度應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定制。
PLC分路器采用半導體工藝(光刻,腐蝕,顯影等技術)制作。光波導陣列位于芯片的上表面,分路功能集成在芯片上,也就是在一只芯片上實現1XN分路;然后,在芯片兩端分別耦合輸入端以及輸出端的多通道光纖陣列(FIBERARRAY)并進行封裝。PLC基于平面技術的集成光學器件,與熔融拉錐技術(FTB)相比,平面波導技術具有性能穩定,成本低廉,適于規?;a等顯著特點。所以,今后在光纖到戶系統不再使用光纖融熔拉錐光分路器件,而平面波導為**,低成本接入網用光器件的生產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。PLC分路器的封裝是指將平面波導分路器上的各個導光通路(即波導通路)與光纖陣列中的光纖一一對準,然后用特定的膠(如環氧膠)將其粘合在一起的技術。其中PLC分路器與光纖陣列的對準準確度是該項技術的關鍵。光分路器光網絡系統中實現光信號進行耦合、分支、分配的無源器件。
PLC1分16光分路器
電力調度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向著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,從而使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,同時工作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,調度自動化系統應用能夠對現有的配電網絡進一步優化,從而使電力網絡供電可靠性與供電質量得到提升。作為一種性能穩定的通信傳輸介質,在電力調度系統中應用光纖,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到電力企業自身的特點與光纖自身的特點,從而使組成電力調度各個部分能夠有效運行,同時也確保電力通信能夠*加有效與安全。隨著我國電力通信技術的發展,光纖技術應用于電力通信系統也將會發揮*大的作用。
PLC1分16光分路器